服务热线
029-87592738
新华网北京5月22日电(袁思陶、邢贺扬) 5月22日,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协理事、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董希源接受新华网专访,就加强引导新文艺组织和新文艺群体助力“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加强支持与引导自由职业文艺工作者成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有生力量等提出建议。
加强引导新文艺组织和新文艺群体助力“一带一路”文化交流
新文艺组织和新文艺群体是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新兴力量,“文艺两新”中人才荟萃,多具有较高的艺术造诣和浓厚的家国情怀。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一带一路”建设出现新的机遇和挑战。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往面对更多不确定性因素的背景下,文化交流更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目前,“文艺两新”处于相对分散的形态,缺乏形成整体效应的机制。其中活跃的人才,多有为“一带一路”建设建功立业的理想和能力,却苦于没有合适的平台和机会。
董希源认为,有计划地组织和引导“文艺两新”参与“一带一路”国家文化交流活动,意义重大。为此,他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强思想引领,广泛凝聚共识。组织专题培训,形成固定机制。以凝聚“文艺两新”艺术家的思想政治共识作为首要任务,建议中国文联牵头,以推动“一带一路”国家文化交流为重点,组织“文艺两新”开展“一带一路”等与国家发展重大主题相关的学习培训活动,并形成长期机制。
二、充分发挥“文艺两新”现有场馆资源的作用,如个人艺术馆、美术馆、博物馆、艺术中心等,为“一带一路”国家文化交流提供“双向服务”平台。让“文艺两新”成为对外文化交往中的新生力量,促进全社会的文化力量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做贡献。
三、做好“文艺两新”在“一带一路”国家文化交流中的服务工作。建议对外交流主管部门与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使领馆支持“文艺两新”艺术家“走出去”,当好他们的“娘家人”;积极广开渠道,穿针引线,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艺术家“请进来”,当好他们的“介绍人”。
四、结合“文艺两新”特色,探索创新“一带一路”国家文化交流活动的新方式。建议有关部门在“文艺两新”群体中,梯队式的培养考察筛选一批德艺双馨的艺术家,作为对外文化交流的骨干力量,定期组织他们到“一带一路”国家举办各类型的艺术活动。
五、建立行之有效的鼓励与帮扶机制,支持“文艺两新”常态化参与和开展“一带一路”国家文化交流活动。建议将“文艺两新”开展“一带一路”国家文化交流活动列入中国文联“文艺两新”健康发展专项扶持基金重点支持项目,国家文化与对外主管部门建立帮扶机制,把支持“文艺两新”的“一带一路”国家文化交流工作落到实处,取得成效。
加强支持与引导自由职业文艺工作者成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有生力量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以民营文化机构、自由职业文艺工作者为主体的新文艺群体已经成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重要力量。
做为一名自由职业画家、新文艺群体的一员,董希源做了细致调研,提出以下建议:
一、团结自由职业文艺工作者,加强思想引领与专业提升。建议相关文艺行业协会突破制度藩篱,发展和吸收自由职业文艺工作者参与其中,并组织相关学习和培训。
二、加大资金扶持与展览展演场地支持。自由职业文艺工作者普遍缺乏体制的保障和资金的支持,建议有关部门设立专项基金,扶持、鼓励和帮助自由职业文艺工作者进行文艺精品创作、出版、展览展演与采风交流活动。此外,自由职业文艺工作者普遍缺乏展览演出场地,建议有关部门统筹整合利用相对闲置的个人艺术馆、美术馆、艺术中心等资源,出台自由职业文艺工作者合理使用这些资源的政策,使这些场馆充分发挥宣传交流平台的作用。
三、完善职称评定工作,健全奖励激励机制,重视人才培养。自由职业文艺工作者多数没有专业技术职称,这不利人才培养与发展,特别使年轻自由职业文艺工作者的专业认可大受影响。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完善职称评定工作,加大创作能力和艺术成绩评审占比,对体制内外文艺人才一视同仁。对获得一定技术职称的自由职业文艺人才,在生活、医疗、社保等方面提供相应待遇。同时,建议有关部门在评优奖励等方面为自由职业文艺人才创造公平条件,推荐和支持自由职业文艺人才参加各级各类评奖,参加国内、国际艺术赛事活动。
四、支持自由职业艺术家参与社会公共服务、志愿服务、文旅融合事业、乡村振兴工作。自由职业文艺工作者是公共文化服务重要参与者,建议完善政府面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政策机制,畅通政府购买社会力量文艺服务的渠道,对体制内外给予同等竞标的机会,确保自由职业文艺工作者平等参与竞争。
五、支持自由职业文艺工作者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建议驻外机构等有关部门搭建交流平台,组织自由职业文艺工作者参加对外交流活动,充分将这一群体引入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孔子学院、文化艺术节展等交流平台,助推中华优秀文化的国际传播。支持与国外文化艺术机构艺术家合作开展各具特色的“走出去”与“请进来”的文艺活动,充分发挥民间文化交流、合作、沟通的独特作用,推进我国文化软实力、巧实力的提升。
来源:新华网 作者: 编辑:周夏
2020年11月2日,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五届二次理事会在兰州召开。会议听取了《甘肃省书法家协会2020年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五届主席团主席。...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国文艺的时代发展,亲切关怀广大文艺家和文艺工作者,包括美术在内的中国文艺风貌整体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广大美术家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艺术方向,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感受时代发展,表现中国主题,树立大美情怀,强化精品意识,创作出了一大批具有鲜明时代主题、体现新时代人民群众精神风采的精品力作。在今年的抗疫斗争中,全国美术界积极行动起来,创作了数万件讴歌抗疫英雄、表现全国人民同心抗疫的美术作品,发挥了凝聚精神力量的社会作用。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迎接建党...
朱 尽 晖 1968年8月生,上海市人,中共党员。西安美术学院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省级人文社科基地、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创新团队带头人。国家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高层次特支计划”文化艺术领域领军人才、六个一批人才、陕西省教学名师、学科专家。CIMAM国际现当代美术馆联盟理事,中国美协综合材料绘画艺委会副秘书长,教育部全国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教学指导委员会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全国美展、国家艺术基金、国家社科基金评委,陕西省美协综合材料绘画艺委会主任。...
卢禹舜 现任中国国家画院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哈尔滨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画学会副会长,第二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月26日,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解放军、中央国家机关等单位的书法工作者代表296人参加会议,共商书法事业发展大计。 ...
高世名 现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美术家协会主席。其研究领域涵盖当代艺术、社会思想以及策展实践。...
...